全球暖化恐掀大饑荒薯片咖啡朱古力現危機 新一輪全球糧食危機迫在眉睫,研究組織「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昨日發表研究報告,警告「第六次生物大規模滅絕」已開始,當中包括作為人類糧食基礎的動植物,促請國際社會關註農業生物多樣性,引入新品種食材,應對糧食危機和窮人營養失衡問題.分析指,人們日常購買的薯條薯片、咖啡和朱古力供應都恐受「大滅絕」影響. 以往談起生物滅絕,一般會聯想起稀有品種,但今次研究指出,大滅絕與人類自身存亡息息相關.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總幹事塔特懷勒引述報告指出,有證據顯示,大量供食用的農作物瀕臨絕種,若果隻依賴某幾種植物和動物作食物來源,人類將危在旦夕. 2055年失22%野生薯仔 現時全球3/4的糧食主要是由12種農作物和5種動物構成,一旦它們受疾病和重大害蟲問題衝擊,很可能導致嚴重饑荒,19世紀釀成約100萬人死亡的愛爾蘭大饑荒(又稱「馬鈴薯饑荒」)將歷史重演.據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暖化會導致22%的野生薯仔在2055年絕種;佔全球七成可可豆出口的加納和科特迪瓦,會在40年後因可可樹受炎熱氣候影響,而無法再種出可可豆. 多種植營養價值高農作物 聯合國估計,農作物產量每十年會下降2%,而對糧食的需求升14%.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營養不良是幼兒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全球有20億人營養不良.塔特懷勒表示,在這形勢下,農業生物多樣性(agrobiodiversity)的概念更趨重要. 研究報告建議,政府和企業多種植營養價值高、卻較少為人熟知的農作物,例如原產於越南的「木鱉果」(又有「天堂果」等稱謂),以及產自太平洋區的「Asupina」香蕉.兩者蘊含豐富的β-胡蘿蔔素,食用後人體會轉化為維他命A,能救助數以百萬計營養不良的窮人.報告又列舉法國農民曾在冬天種植一些能抗寒的豆類,成功增加土質養份、減少雜草生長,令泥土保留更多水份.這種耕作方式可應用於全球,紓緩農業對自然環境的衝擊.■<衛報> 原文地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9/27/GJ1709270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