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刊AERA>二○○八年八月四日號,列出最近發生的、與父親有關的少年凶惡事件,製作成「連續不斷的未成年凶惡犯行孩子們崩壞的元凶─父源病」特輯.二○○八年七月發生的八王子路上無差別殺人事件,據說加害者的父親沒有好好聽孩子想跟他商量的事.同一個月發生的東名高速公路劫持巴士事件,犯案的國中生說想要讓雙親為難、困擾.各式各樣的事件裡,過度嚴格的父親、過度干涉的父親、無視孩子的父親,被孩子們如此評價的父親們一一登場.社會曾關注過「母源病」這個詞,但是把責任全推到母親身上是不對的.在現代社會,父親的問題反而更大也說不定. 在雜誌特輯中,舉出了幾個容易出現問題的父親類型,譬如「高壓上司型」、「朋友型」、「無關心型」,介紹各種類型的父親與孩子的煩惱,解釋其不同成因.有父親太沒用而把家庭搞壞的例子,也有把父親太過理想化而造成問題的例子.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大部分父親都期望自己能成為一位好父親,但也有一些父親把忙碌當藉口,逃離教養孩子的任務.另外,也有依照妻子指示擔任育兒助手的父親,但以一位父親來說,那樣是不夠的. 就生物學來說,因為母親產下孩子而成為家族;而就心理學來說,家族的開始起於父親宣示某人為自己的家人.「在這裡的各位都是我的家人!不管怎樣的危險排山倒海而來,我都會負起責任,保護大家!」如此強力的宣言,不就是身為父親的職責嗎? 關於父親與母親的職責,原則上來說,母親有「連結的職責」,父親有「切割的職責」.母親說著:「那樣就可以了.」給予餘裕;而父親說著:「不這樣做是不行的!」立下規則.但是根據調查,目前養育孩子的實際狀況是,母親擔任「現實」的角色,而父親擔任「遊戲對象」的角色.母親幫孩子洗澡,而父親在浴缸泡澡與孩子遊玩.而且從母親的角度來看父子的遊戲,有時候會覺得玩過頭了. 母親花費很多時間與孩子相處,照顧孩子,所以會有疲憊的時候吧.有八成育兒中的母親曾經對孩子感到焦躁.這時候就輪到父親上場了! 對照顧孩子感到愉悅的母親,大多數都有丈夫幫忙照顧孩子.更進一步地說,就算丈夫沒有具體地幫忙照顧小孩,只要夫婦間有充分令人滿足的對話,妻子也會對照顧孩子感到幸福. 在積極育兒的父親裡,有些人會批判因育兒而感到苦惱的母親.但是做這種事情只會加深妻子的孤獨感,沒有任何幫助.神學家赫斯博曾經這麼說:「父親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好好地愛孩子的母親.」正因為得到丈夫的愛,母親才能夠溫柔地對待孩子.不過,丈夫也不是說愛就能愛,妻子也必須做到被愛的努力. 父親面對青春期孩子應有的態度終於到了青春期,就是孩子離開雙親的時期了.一直被母親抱在懷裡的小雛鳥,正準備展開雙翼向外飛去.有些母親因為不想讓孩子逃走反而抱得更緊,孩子因此感到壓抑而暴躁起來,成了家庭的危機. 負有「連結職責」的母親,有時會因「抱得太緊」而失敗.這時候,有「切割職責」的父親就要出場,給個建議:「讓孩子一個人決定吧!」 只是,父親有時候也會因為過度切割而失敗.當孩子遭遇挫折,父親像是捨棄孩子般,表現出「這事我可不知道」的態度,或是說出「看吧!我早就跟你說過了」這種粉碎孩子自尊心的話,會導致孩子無法重新振作. 孩子期望著從母親那裡得到無條件的愛,從父親那裡得到認同,希望自己在父母眼中是個可愛的女兒、優秀的兒子,希望自己是父母可以對外炫耀的兒女.有許多犯下弒親罪的少年,都覺得自己被父親侮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母性以外,也需要有父性般的強勁接觸與關心.如果父親失去氣力的話,會變得怎樣呢?在孩子犯下凶惡犯罪等重大問題的家庭裡,常看到「無力父親」的類型. 首先,是明明在又像是不在、沒有存在感的父親.還有就是一看就覺得氣場很弱的父親,必須說的事情卻說不出口.另外還有一種父親,看起來好像很強悍、社會地位很高,但是什麼都不說,只會叫孩子讀書,或淨知道給錢.典型的「無力父親」心裡只想著工作與小三,夫婦關係冷淡,不關心孩子的教育,完全無法依靠,也別說什麼切割的職責了.這麼一來,感到不安的母親就會轉而密切地注意孩子.孩子像是要被母親吞噬而感到不安,為了得到解放而爆發情緒. 另一方面,就算父親想證明自己的存在感,要是沒有餘裕,就是只靠蠻力在支配孩子.這樣的父親誤解了「強壯的男人」、「父親的權威」這類詞彙.他不認同孩子的優點,沒有道理地發怒謾罵,甚至動粗.有些案例的孩子因為不被認同,誤以為自己是沒有用的人,不斷地犯下非行. 再者,有知識、頭腦又好的父親,也是有無法盡其職責的人.雖然他說出來的話完全正確,但是無法營造帶有感情的溫暖人際關係.家裡像是有個老師、牧師或醫師,從事著日常的業務一般.在這種狀況下,有些案例中的孩子雖然乖巧聽話,但心底煩惱活著的痛苦,而逃進幻想的世界. 正如常言道,外科醫師沒辦法為家人動手術,老師沒辦法冷靜教導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多麼優秀的男性,在家裡就是一位普通的父親,有時候會犯錯、有時候會漏氣、慢半拍,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什麼理論派的專家,而是認真地斥責、真心地擁抱、為自己流淚、為自己祈禱的父親. 對教育孩子過度熱心,壓力給得過多,反而使孩子窒息.對孩子抱有過大的期待,卻對他的弱點、缺點置之不理,孩子為了得到父親的認可拚死地努力,但自尊心過高,沒能培育出自信,一旦在青春期遭遇挫折,想要重新振作就很困難.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如果父親能強力、溫柔且愉悅地發揮父性,母親的母性會同時成長,而兒子會把父親當作人生的模範,女兒也會因為得到父親的認可,健全地長大. 不過,也有一些父親,因為沒有受到自己父親的照顧,不太懂得怎麼做一位父親. 再者,也有一些父親因嚴峻的社會情勢,在精神上被逼得走投無路. 即便如此,孩子還是需要父親.對於懷抱著感情卻不知如何表達的父親,請母親們下一點工夫,多為父親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根據調查,與父親接觸機會越多的孩子,越覺得自己的父親知識淵博、為人溫厚、從事很出色的工作,很酷.而人呢,只要被別人認為是那個樣子,實際上就會往那個方向去.用這樣的方式,使得父親與孩子互通心意,然後在此基礎上,父親達成了切割的職責,使孩子朝獨立的方向成長.這就是父親該有的樣子. 「希望誰來罩我一下!」「希望誰來愛我!」人會這麼想,是理所當然的事.孩子「希望誰來愛我」的想法,必須從小就因父母的愛而得到滿足.這樣一來,可能就不會到長大之後還說出「希望誰來罩我一下」,這種像是小朋友會說的話. 正常的孩子雖然心底想著「希望誰來罩我一下」、「希望誰來愛我」,但也不會像幼兒一樣耍脾氣.因為心中有了被愛著的安心感與餘裕,以此為後盾.如果希望加倍被愛、加倍受到注目,有時候就得學著忍耐,並且更加努力,為人群、為社會盡一份力. 父親的職責是與母親共同合作,教育出可以為人們效力、獨立自主的孩子.這件事情並不是為了這個社會而做,是為了孩子,讓孩子成為為人群努力的人,讓孩子變成一個幸福的人. 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被逼入絕境的青少年心理「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無差別殺人、隨機殺人的加害者犯案後大都說了這句話,令人莫名憤怒又莫名害怕.本書以2008年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加害人為首章,由加害人曾經講過的話及親弟弟敘述家庭的狀況為基礎,點出各種看似普通,卻可能潛藏的家庭問題.作者碓井真史心理學博士,現任新潟大學臨床心理學研究所教授.日本文部科學省心理輔導師(SC,SchoolPsychologist).專長為社會心理學,特別是犯罪心理學、自殺預防等.譯者李怡修2008年赴日至今,日本東京外語專門學校日本語科畢業、日中翻譯科肄業,後進入一橋大學法律研究所主修刑事訴訟法,取得法學碩士學位,現為一橋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生,研究關鍵字為「訴訟構造論」、「證據閱覽」、「裁判員制度」. 本文獲時報出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