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把孩子挖起床,結果孩子一到幼稚園就抱著媽咪不放,淚眼汪汪、崩潰大哭,不管怎樣都不願意下車,甚至躺在地上不願意起來等等狀況,眼看上班就要遲到了,但是看孩子哭成這樣,做父母怎麼捨得?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因此分離焦慮的外顯行為及適應期是因人而異,隨著幼稚園開學了一週,許多朋友們在臉書分享孩子分離焦慮的情形,因此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一、什麼是分離焦慮?孩子到了幼稚園的哭泣、耍賴、抱著爸媽不肯走,當媽咪離開時,孩子緊抱著安撫物、咬手指來降低焦慮,還有拒絕參與團體活動等等的行為,都代表著孩子的分離焦慮. 這篇文章所指的分離焦慮並不是DSM-V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裡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s),而是「幼兒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時,害怕自身安全及擔心不知何時能再見面,因此表現出超乎預期的過度焦慮,在外顯行為的部分,主要是抱著父母不放、大哭、倒在地上耍賴、恐懼等等. 各位父母應該都能明顯感受到,隨著孩子在7~9個月開始進入「選擇性依附」階段,就開始特別會黏某個大人,也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狀況,一旦主要照顧者離開,孩子就會大哭、不安等情形,這狀況直到孩子兩歲才趨緩. 二、為什麼要好好的處理分離焦慮?國外學者Howard(2011)曾針對2080個家庭樣本進行為期五年的縱貫研究,發現嬰幼兒早期曾與媽咪分離一星期甚至更久的時間,這樣的孩子在3歲時個性會變得比較消極,3~5歲之後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現攻擊行為,也比較容易出現負面的親子關係,足見嬰幼兒早年依附關係對其社會適應及認知等發展的影響.另一方面,如果主要照顧者因為害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而趁著孩子不注意時偷偷離開,會更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及不信任感,因此,如何好好的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減少對人際關係、社會適應的衝擊,真的是很值得學習的課題. 三、蝦咪?媽咪也會有分離焦慮!一般來說,網路上許多親職教養文章提到的幼兒分離焦慮都是指孩子,然而,依附關係是雙向的,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媽咪與孩子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害怕、悲傷、不捨、罪惡、愧疚等等的感受,外顯行為則是依依不捨、欲走還留、在校門口上演十八相送等等.其實這些屬於媽咪本身的分離焦慮,然而,當孩子感受到媽咪的不安與害怕,或是感受到媽咪不信任幼稚園這個環境,孩子的分離焦慮就更加深了. 四、克服分離焦慮的五大重點(一)生活技能的學習許多孩子之所以會不喜歡上學,往往不只是因為與媽咪分離,而是因為上學代表著很多挫折及壓力.上幼稚園之前可能父母覺得孩子太小,因此生活大小事都是父母幫孩子全部打理好,上幼稚園之後要自己穿襪子及鞋子、整理物品,還有上廁所、洗手等的衛生習慣,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及的生活技能,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練習,如果什麼都不會,孩子很可能因為挫折及壓力而更討厭上學,因此,父母開始讓孩子慢慢學著練習這些生活技能吧! (二)提早為進入幼稚園做準備國內研究顯示,當孩子在入園前做好進入幼稚園的準備,可降低媽咪及孩子面對新環境時的不安感受,可以如何提早進行呢?1.和孩子一起購買入園物品:帶著孩子一起購買進入幼稚園需要用到的產品,除了可以協助孩子增加入園的準備度,也能引發孩子上學的好奇心. 2.循序漸進地增加團體活動:受到少子化的影響,目前的家庭大多只有1或2個孩子,因此孩子從小與其他孩子一起活動的頻率偏低,不妨在進入幼稚園之前就先從親子課程開始,坊間有許多免費的親子課程、親子共讀活動,先帶孩子從人數較少的小團體開始進行,等孩子比較適應,再慢慢擴展到人數較多的大團體,讓孩子感受到與其他孩子在一起互動時的開心、快樂,以及觀察學習其他孩子的互動方式,也可以減少孩子初次入園的分離焦慮. 3.規律的生活作息:雖然每個幼稚園的課程活動不同,但是晨間活動、午餐、午睡及點心時間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媽咪能在孩子入園之前就先幫孩子建立生活作息,其實也是協助孩子更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4.帶著孩子認識新環境與老師:許多孩子是到幼稚園的第一天才看到老師,可以想像到時孩子分離焦慮的強度會很強烈~可以先讓孩子知道從家裡到幼稚園的路線,如果可以的話,事先帶著孩子到幼稚園參訪,了解幼稚園的設施環境及人事物,也能協助減少分離焦慮的產生. (三)預告的重要性除了初次入學的分離焦慮,其實星期一症候群、放長假後的第一天上學也是孩子分離焦慮很高的時候,預告可以讓孩子有心理準備,降低不安的感覺.例如:拿著日曆跟孩子說:「這一天開始上學,你可以認識新朋友,還有學到好多新東西.」「你看看時鐘短針指到4,長針指到0,媽咪下午四點就會準時來接你,我保證會做到喔!」一旦向孩子預告了時間,家長就真的要做到,若有突發狀況也要跟孩子說,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四)溫暖而堅定地離開父母到了幼稚園,千萬別因為孩子大哭就用負面語言說:「這有什麼好哭的!」、「你再這樣大哭,媽咪不愛你了.」或是說:「你看大家都看著你,羞羞臉!」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對幼稚園這個環境更焦慮、沒有安全感,也加深了被遺棄的感覺. 家長可以同理孩子的感受,「今天是你第一天上學,你很緊張,要跟媽咪分開,會害怕.」「媽咪有感受到你的害怕,如果是媽咪第一天上學也會跟你一樣害怕.」接著說,「你看看幼稚園裡面,媽咪之前有跟你說過、帶你來看過,裡面有好多小朋友,還有好多玩具,你聽老師說故事、玩玩具、睡午覺、吃點心,媽咪會準時來接你.」在說的過程中,媽咪蹲著靠近孩子、注視孩子的眼神,以平穩的語氣和緩地說,孩子會更安心.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崩潰大哭,心有不忍而對孩子說:「可憐的小寶貝..」於是家長不忍離開,或是直接離開幼稚園而返家,孩子會學習到透過哭、耍賴等行為是有用的,如此一來就更難讓孩子進入幼稚園的環境. 家長要好好地跟孩子說再見,「媽咪下午四點就會準時來接你.」該離開還是要離開,但別忘了給予一個溫暖的抱抱,好好地說再見. (五)持續的正面鼓勵與陪伴當孩子從幼稚園回家之後,可以多做一些親子互動,除了減少因親子疏離而產生更嚴重的分離焦慮之外,也能透過好好地陪伴,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及安全感.每次孩子有進步,家長別忘了給予正面鼓勵:「媽咪看見你今天主動找同學一起玩,我有看到你的改變喔!」 國內研究初次進入幼稚園孩子的分離焦慮行為,發現有半數的孩子在幼稚園出現30分鐘左右的外顯焦慮行為,三成的孩子分離焦慮在入園後一周就會逐漸降低,大約有七成的孩子在與家人分離時,透過幼教老師的安撫、同學陪伴及玩遊戲就能暫時停止分離焦慮.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讓家長們比較放心,讓孩子循序漸進地進入幼稚園,好好地學習與成長. 文:小桃媽(執業於臺南市的諮商心理師,為台灣輔導學會認證合格心理諮商督導,目前是IBABY愛貝比親子網、KidsPlay親子就醬玩、MamiBuy、媽媽經、嬰兒與母親等親子網站駐站作家) 粉絲團:小桃媽幸福部落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麻煩請動動手指頭在粉絲團按個讚吧~ 裡面有好康新訊報你知、親子玩樂及美食推薦、心理師談育兒...等資訊喔! 自我介紹: Hi,我是小桃媽,職業是諮商心理師,下班後是人妻、也是一個女寶寶的媽.興趣是用照片記錄育兒過程,用文字書寫生活趣事,還有收集各種免費贈品資訊,跟著大家一起節省育兒開銷, 同時也撰寫一些好玩且實用的紓壓放鬆及自我照顧技巧,與各位媽咪們一起分享育兒生活的每一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