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若出現持續性的子宮收縮、劇烈腹痛,觸摸子宮時感覺變硬,並伴隨陰道出血,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的徵兆.此情況需立即就醫檢查,以免影響胎兒的健康.什麼是胎盤剝離出血?為何會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若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該如何處置?這篇文章將全面解答胎盤早期剝離的原因、處置方式,以及預防與處理的方法,幫助您了解相關知識!胎盤早期剝離定義為何?胎盤早期剝離是指在妊娠20週後至分娩前,胎盤從子宮壁上發生完全或部分剝離的情況.胎盤在孕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負責傳遞母體的營養、排除代謝廢物及過濾非必要物質,因此胎盤的功能對於胎兒的成長與健康至關重要.正常情況下,胎盤會在胎兒出生後自然從子宮內壁剝離並排出.然而,若胎兒尚未成熟,胎盤卻提前發生部分或完全剝離,就稱為「胎盤早期剝離」.此狀況可能導致胎盤供血減少或中斷,引發胎兒缺氧,嚴重時甚至造成死胎.孕婦也可能因大量出血而導致凝血功能失調,進而引發休克或其他危險情況.胎盤早期剝離屬於產科的急症,是胎死腹中的常見原因之一.若未能及時處置,不僅胎兒,孕婦也面臨生命危險.因此,一旦發生疑似胎盤早期剝離的情況,必須立即就醫進行診斷和處理,以降低風險. 胎盤早期剝離症狀有哪些?1.陰道出血陰道出血是胎盤早期剝離的主要症狀之一,通常出血量較多,但也可能表現為少量或無明顯出血.血液顏色多為暗紅色,有時可能混有羊水,使血液變得較稀薄.2.子宮收縮胎盤早期剝離可能伴隨持續性的子宮收縮,程度不一定很劇烈,容易被忽視.但如果感覺腹部變硬或緊繃,可能是宮縮的表現,需特別注意.3.腹部疼痛由胎盤剝離引起的腹痛通常突然發生,並呈現劇烈且持續的疼痛感,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4.胎動減少胎動明顯減少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的警訊.由於部分孕婦的症狀並不明顯,每天監測胎動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正常的胎動每小時約10次,異常情況需及時就醫. 胎盤早期剝離原因,13大高風險族群大多胎盤早期剝離都無法確定主因,若有以下症狀,就有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的高風險族群,需要特別留意:1.妊娠高血壓,若孕婦已併發子癇前症或是子癇症更要小心.2.高齡者或生第二胎以上的孕婦.3.多胞胎產婦.4.前置胎盤孕婦因胎盤位置不當,更易發生胎盤早期剝離.5.孕婦肚子遭受外力撞擊,如:摔倒或車禍.6.抽菸或麻醉藥物成癮(如古柯鹼).7.孕婦子宮先天性構造異常,如:雙體子宮、單/雙角子宮、子宮中膈.8.有子宮肌瘤,其中以子宮肌瘤位置位於胎盤後方者風險更高.9.發生早期破水或有羊水過多症者.突然破水可能導致子宮腔迅速減壓、體積縮小,引發胎盤早期剝離.10.臍帶過短,或發生臍帶繞頸、臍帶纏繞肢體.11.過去懷孕曾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者.12.發生胎位不正時,嘗試頭部轉位而導致胎盤早期剝離.13.有血栓形成體質(Thrombophilia)的孕婦. 早期胎盤剝離出血的3種狀況1.外顯型出血(陰道出血)當胎盤從胎盤剝離處延伸剝離至胎盤邊緣,血液流向子宮頸口並從陰道流出,就屬於外顯型出血.當子宮肌肉受到胎盤出血刺激後,就會導致子宮出現收縮,這類的出血感覺較為劇烈,多數孕婦都能察覺到不適感及發現出血,只要即時進行適當處置,基本上孕婦與胎兒都能平安.2.隱藏型出血(體內出血)胎盤從中央剝離,胎盤的邊緣仍附著在子宮壁上,使血液堆積在胎盤與分離的子宮壁間,血液無法從陰道流出即為隱藏型出血.因為沒有出血及明顯症狀,通常孕婦會無法察覺到異樣,若沒有及時發現進行處置,可能導致胎死腹中及孕婦失血過多休克,嚴重者會因凝血功能障礙而死亡.3.混合型出血(先發生隱藏性出血,再發生外顯型出血)當隱藏性出血達一定程度,堆積在胎盤與子宮壁間的血液流出胎盤邊緣與胎膜,而發生陰道出血,就是混合型出血. 胎盤早期剝離檢查怎麼做?1.非壓力測試(Non-stresstest,NST)使用胎心音監視器來測量胎兒心跳及子宮收縮狀況,藉此判斷胎兒的健康狀況.非壓力測試通常會進行約40分鐘左右,若監測結果在20~40分鐘內,有兩次胎兒心跳加速超過每分鐘15次且持續15秒鐘以上,即屬正常狀況.此外,由於胎兒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交互作用,會造成心跳速率忽快忽慢產生「變異性」,監測時可以從胎兒心跳基準線的起伏線判斷變異性.若基準線呈現鋸齒狀,表示變異性大致上沒問題;若基準線趨於平緩,則需進一步接受胎兒生理評估.2.胎兒生理評估(Biophysicalprofile,BPP)胎兒生理評估進行時間約60分鐘,評估內容包括非壓力性測試及4項胎兒超音波檢查(胎兒呼吸、胎兒活動、胎兒張力、羊水量).胎兒生理評估會使用計分方式來評估胎兒狀況,單項檢查若正常即給2分,異常則為零分,滿分10分,8到10分才算正常.早期胎盤剝離怎麼辦?處置方式有哪些?胎盤剝離除了會影響胎兒安危外,通常也會伴隨母體出血,因此胎盤早期剝離的處置方式,需考量到妊娠週數、胎兒狀況、母體失血程度等因素,來判斷要進行引產或安胎.更多胎盤早期剝離資訊請看了解胎盤早期剝離原因,預防早期胎盤剝離風險,13大族群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