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冠肺炎在全世界肆虐,世界各國都實施程度不一的封鎖和公衛措施.台灣在2021年也已經開始普遍戴口罩和勤洗手,去年5月疫情爆發後的三級警戒、學校停課,我們第一線兒科診所都很有感:「小朋友真的都不生病了!腸病毒、季節性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通通不見了!」 每年夏天幼兒園開學,剛入學的小朋友總是會經歷約半年大小感冒不斷的「免疫訓練期」,但是去年幼兒園開學後生病的孩子還是維持在低點,可見學校的防疫措施:社交距離、手部衛生、戴口罩、生病的孩子不能到校……等,的確能有效阻斷疾病傳播鏈.但是,當孩子們都不生病的時候,病毒真的消失了嗎?2020年冬天,世界各地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各國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病例大幅下降、甚至幾乎沒有病例;但是當澳洲因疫情較穩定而放寬限制的時候,RSV回來了,而且比前幾年同時期流行更為嚴重、染病的孩子平均年齡也上升了(ClinInfectDis.2021:ciaa1906.).去年紐西蘭首都也出現許多感染嚴重RSV的嬰幼兒,讓醫生呼籲大家重視兒童因免疫系統缺乏訓練而導致「免疫債務」的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原因是許多呼吸道病毒會持續存活在人體中,就算沒有造成疾病,但也沒有消失.在適當的季節、條件之下,它們還是會在人群中傳播,而當人們有一段時間沒有接觸到這種病毒,免疫系統就忘記了,再次流行時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問題. 以RSV為例,通常在嬰兒和免疫力弱的老年人身上會引起較嚴重的疾病,而嬰兒感染過RSV後,隨著年紀長大若再次感染,症狀會愈來愈輕微.接觸過RSV的懷孕母親也會將抗體透過胎盤傳給胎兒,也許能提供新生兒保護.所以我們可以預期,當RSV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又再度捲土重來的時候,較大的孩子也可能出現較嚴重的症狀,新生兒來自母親的抗體可能變少、老年人的風險也增加了.同樣的狀況可能也會出現在其他的感染症.這次疫情讓大家了解到原來公衛措施可以非常有效地減緩傳染病散播,而這樣的經驗在疫情過了以後,也可能長久地影響未來人們的行為和政府的公衛政策.但是,嚴格的封鎖措施不可能永遠執行下去,我們(和我們的免疫系統)終究得學習面對各種病毒,這才是自然的法則、也是免疫系統的先天設計.許多醫師已經在擔心疫情所造成的過度清潔消毒、過度乾淨的環境,會不會讓未來幾年過敏兒愈來愈多?雖然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觀察,但嬰幼兒在疫情期間沒有機會接觸多樣化的抗原,錯失了他們在免疫系統成熟的關鍵時刻,的確有可能會讓免疫系統導向過敏的方向.所以在我們努力做好防疫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讓孩子到戶外曬曬太陽、讓他們在草地上跑一跑、摸摸泥土樹葉、撿撿石頭,除了補充維生素D和增進體能,也可以接觸多樣化的抗原、幫助訓練免疫系統.另外,回到家裡洗手、洗澡、換上乾淨衣物,就不需要照三餐用漂白水消毒環境了.我們不可能生活在無菌泡泡裡,如果欠下的免疫債終究得還,那分期付款可能沒那麼痛苦!參考資料:DiMattiaG,NennaR,MancinoE,etal.DuringtheCOVID‐19pandemicwherehas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gone?PediatricPulmonology.2021;1‐4. 本圖文由<樹果園丁育兒手記-兒科蔡昕育醫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