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寶媽Claire進到兒子班上跟他一起上課,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看他坐姿不良,很想過去拍拍他的背提醒他要坐直看他拿鉛筆盒在玩,很想過去跟他說:「收到抽屜」看他拿出膠帶,一直在研究膠帶的頭黏在哪裡就很想衝過去跟他說:「請你下課再研究」到兒子班上當情緒管理助教已經一年半了,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上課時間,做出對老師不禮貌的行為,都覺得很過意不去,上述雖然不是甚麼嚴重的大事,但回家之後我還是會再次提醒他,一定要注意上課該有的禮節.直到有一天和督導聊到「孩子的不同學習模式」,大致可分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三類:「視覺型」的孩子通常比較擅長記畫面,觀察敏銳,擅於用曾經看過的圖文增加記憶.「聽覺型」的孩子多半喜歡聽故事、聽廣播,喜好聆聽,擅於聽覺學習.「觸覺型」的孩子,在進入學習狀態時,他必須實際觸摸或操作,來開啟他的學習機制.我兒子正好屬於「觸覺型」的孩子,對他來說,手上雖然在弄東弄西,但耳朵有在聽,腦袋也有在思考,並非不專心或是刻意對老師不禮貌.督導也跟我們分享他多年教學中,所遇到的「觸覺型孩子」案例,很多這類型的孩子,上課時會不自覺摸東摸西,甚至拿剪刀剪紙、捏橡皮擦、摺紙飛機…等等.我想,或許我從來沒有去注意,兒子是屬於甚麼類型的學習者?只是一直在糾正錯誤,缺乏理解與包容.我開始練習,不要求兒子上課的所作所為,也試著將自己的目光放在全班的孩子身上,而並非一直注意兒子的所有舉動,因為當我們越注意孩子時,他越容易分心,也會越故意想做些事情,來得到爸媽的注目.進班當志工以後,總是在糾正錯誤,也深怕自己的孩子在班上表現不好,但其實這些,都是大人自己的心態在作祟.如果兒子真的出現不良行為,主講老師自然會出面制止.如果兒子表現不佳,導師自然會與家長溝通.每周短短的一堂課,我無法概括孩子每天的上課情形.所以,我只要專心做好助教的角色,其他的就放心交給老師了!或許,其實兒子還是有表現不錯的時候,只是我沒看到,或是認為這些根本不值得一提,從現在開始我要多多欣賞孩子表現好的地方,即便是小小的一部分,也值得父母給予鼓勵,同時,適度適切的關心與規範,也能支持孩子有更寬廣的發展.?育兒金句:「當我們懂得欣賞孩子,他們也會學著欣賞自我.」//更多三寶媽Claire的教養生活//Facebook:<三寶媽Claire育兒札記>Instagram:<claireloves3kids>痞客邦:<三寶媽Cl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