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TikTok/@arysu87,翻攝自三立新聞網)「爸爸…我真的做到了!」馬來西亞一名男童為了遵守對已故爸爸的承諾,每天認真的讀書,如今考獲了好成績,日前跟著媽媽一起去紀念爸爸時,一下車就握著獎狀一路飛奔,衝到爸爸墳前報喜,這一幕在媽媽的眼中相當的欣慰;影片僅短短三天的曝光,就吸引87萬人觀看,網友紛紛感動.綜合媒體報導,一名馬來西亞的媽媽經常在影音平台<TikTok>分享影片,表達對已故丈夫的思念,其中一支影片引起許多網友關注,從畫面可見,一名男童緊握著獎狀,一下車狂奔到爸爸的墳前,邊拭著眼淚邊開心地與爸爸分享在校拿到好成績的消息,這一幕令許多網友哭紅了眼.據悉,這名媽媽事後透露,小兒子在爸爸生前有答應他會好好念書,如今成績進度、拿到獎狀了,小兒子非常開心,每天都吵著要去找爸爸分享這個喜悅,希望爸爸爸不要擔心我了.影片在網路上曝光後,至今已吸引87萬名觀看,不少網友紛紛感動留言,「這影片讓我的心碎了,彷彿看到小時候的我」、「你好棒」、「爸爸一定很自豪的」、「爸爸在天上會保佑你的,好乖」、「我以前也是這樣,興奮的上墳拿給爸爸看」. (資料來源:三立新聞網、中國報) 如何與孩子談死亡?家人去世,如何跟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溝通「死亡」?駐站部落客Psyche賽心姬曾在〈各年齡層的死亡概念發展、家長指南、繪本推薦與作法參考〉一文中,提及各年齡層的發展與反應皆不同,均需大人的支持、傾聽與安慰.年齡概念發展、可能反應與家長指南嬰幼兒概念發展:尚無死亡概念.可能反應:用哭來表達恐懼.家長指南:維持正常作息即可,避免分離.學步兒概念發展:死亡對他們的意義不大,尚未理解「死亡」、「永遠」或「永久」、「生」與「死」的關聯.對他們來說,死亡不是永久的狀態.可能反應:因周遭的人正處於悲傷、憂鬱、害怕或生氣之中,才感覺焦慮或害怕.家長指南:1.大人照顧好自己、辨認自己也有悲慟的需求,盡可能維持作息如常.2.與嬰幼兒時期一樣,避免分離、給予更多的注意力,來安撫孩子並增加安全感.學齡前概念發展:認為死亡是暫時性的或可逆的,像卡通一樣.多數小孩尚不了解「死亡是永久的」、「所有人或有生命的個體最終均將死亡」、「亡者不會吃、喝或睡」.可能反應:1. 可能會問「為什麼(Why)?」或「怎麼會(How)?」,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想法或行為才造成有人死亡,或讓周遭的人難過,而感到罪惡或羞恥.2.小孩不一定會說出他們的感受,但他們的想法與感受通常會不經意顯現出來,例如出現在遊戲中.記住:遊戲可作為兒童時期的語言,因此隨時注意孩子是否從遊戲中透露出訊息.家長指南:1. 通常對此年齡層的小孩多用「上天堂」來解釋,不要用委婉語,如「她睡著了」、「去遠方探險」或「沈睡(sleep)」來解釋死亡.2. 誠實告知其摰愛的人已死亡及「這表示我們不會再看到他」.小小孩可能會繼續追問在哪裡死、什麼時候回來,父母如何回答也需有所準備.3. 持續給予明確資訊,並告訴他們「記憶永遠都會存在」,多少可起安撫作用.4.是否有宗教上的解釋則取決於父母.學齡兒概念發展:對死亡有比較真實的理解,已經開始認為死亡是永久的.可能反應:1.害怕自己也會死亡,或害怕未知事物、失去控制或與親友分離,也會使學齡兒童感到焦慮或恐懼.2.擔心自己受到責罰,或對親友死亡感到罪惡感,或擔心親近的人死亡.想得到更多安撫或注意力,如想抱抱.家長指南:1. 簡單誠實地解釋發生了什麼事,並確認他們了解什麼,若理解錯誤需花時間澄清.2. 小孩可能需要父母的支持才能用正確字眼表達情緒與找到自我調適的方法.不斷讓孩子有機會陳述自己的感覺,重點在於傾聽.3. 小孩會密切注意大人.當他看到你很好,他也會覺得較舒服. 資料參考:〈AChild&39;sConceptofDeath〉及〈HowChildrenUnderstandDeath&WhatYouShoukdSay〉. 延伸閱讀:女童寄信給「天堂雲朵9號」亡父,郵差暖尋人:怕信被當廢件處理!談死亡的20本繪本|死亡繪本|生命教育生死都是自然循環!與孩子談死亡,要掌握5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