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胖弟一歲半開始,我開始注意到他的語言發展似乎不如姊姊.他是個很能夠自己玩的孩子,他不愛開口,常常可以靜靜地一個人玩很久.他喜歡發出各種聲音,但是很少發出有意義的語言. 曦是在1Y9M的時候成為姊姊,我印象很深刻,那時月嫂來家裡幫我坐月子,姊姊已經可以對月嫂說「謝謝婆婆」、「婆婆來吃」等簡短的句子.但接近兩歲的胖弟仍然只會說疊字和單音,而且許多發音都不標準,最重要的是他幾乎沒有自我修正的能力.例如:姊姊剛開始說「水」的時候,發音是「鬼」,但是她很快就能修正成正確的發音.而同一個字,弟弟發「悔」,好幾個月後仍然是「悔」雖然早就注意到這些狀況,但姊姊是個語言發展超前的孩子,加上大家都說「男孩子比較慢」、「等兩歲再說」等等,所以我並沒有很著急.到了滿兩歲,我還是聽到大家說「男孩子比較慢」、「兩歲半再說」,所以我也沒有很積極要去尋求專業評估.直到弟弟2Y3M的時候有一天,我正在回顧粉絲專頁的文章,剛好滑到這篇我在姊姊2Y3M時發的文 https://reurl.cc/RdzeAD我才驚覺2Y3M的曦,與2Y3M的晨,發展的差距不是一點點而已,而是可能差了將近一年.比起語言,我更擔心的是他會不會有其他特殊的狀況,是我們非專業人員看不出來的,例如:自閉、過動、情緒障礙、亞斯伯格等. 於是我開始四處打聽如何做早療評估、要去什麼醫院、該掛什麼科、流程是如何等等,最後決定去新店耕莘醫院進行評估.耕莘醫院的評估流程是:1.必須先掛「小兒科」2.由「小兒科」轉診「復健科」3.兒童發展中心進行評估兒童發展中心的人員建議我掛「小兒科」陳培濤醫師,並在同時有「小兒科」和「復健科」的門診時段去看,這樣就可以在一天之內看完兩科,不用多跑一趟.每個醫院的評估流程可能不同,建議家長可以先打電話確認,以免跑錯地方花費更多時間精力. 陳培濤醫師的門診非常熱門,而且醫師問診很仔細,所以每位病患的看診時間都滿長的.建議可以早點去,趁報到人數還不多的時候就先看,或是帶點玩具讓孩子等待的時候有事可做.陳醫師問了一些發展的問題,孩子會不會自己吃飯喝水、會不會跑、會不會與人互動、喜歡玩些什麼,又稍微觀察了一下孩子.初步判斷應該是只有語言比較慢,其他方面沒有問題,就幫我們轉到復健科.復健科的醫師又問了差不多的問題,就讓我們回去了,再來就是等語言治療師打來預約評估的時間. 大約一個星期後接到電話,約了四天後的時間.評估當天到了兒童發展中心,先由社工問了一些家裡的成員組成,還有關於孩子的照顧問題.之後是由兩位老師分別做了「語言評估」和「心理評估」,整個過程大約是兩小時.老師會由玩樂中觀察孩子說話的樣子,還有認知、理解、想像能力等. 心理評估的結果是,認知能力符合年齡發展,無明顯自閉、過動傾向或其他異常狀況.但語言評估的結果是語言遲緩、構音較平(發音幾乎都是一聲或二聲)與仿說(大人說完他跟著說)能力較弱.接下來在等報告期間,語言治療師有教一些該如何引導孩子講話的方法.等報告出來之後,如果有需要,會再安排上一些語言早療課程.不知道一般媽媽對於孩子得到「語言遲緩」這個結論都是什麼樣的心情.其實我每天跟他在一起,我早就知道他的語言發展比同齡的孩子落後不少.至少評估過後,確認他並不是其他特殊狀況,讓我安心了不少,其實對於語言遲緩本身我倒不是很在意. 回家後,照著語言治療師的建議,先教他單音就好.例如:他無法正確仿說「還要」,那就先讓他說出「要」就好了他的「好啊」發音是「凹挖」,那就先讓他改成「好」在家裡互動過程中,也儘量讓他用語言表達後,才滿足他的需求.過幾天後,就發現他的發音大有進步,可以比較準確地發出三聲和四聲的音. 經過這些,我發現語言評估其實真的一點也不可怕.過程並不繁雜,也幾乎不用什麼花費(只有看診的掛號費而已).但是的確能夠幫助家長更瞭解孩子的現況,即使孩子沒有什麼大問題,也可以聽聽語言治療師的建議,讓我們更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開口.如果孩子的確是有更重大的特殊狀況,那三歲以前的黃金治療時期更是一刻也不能耽誤.爸爸媽媽如果對於家中孩子的發展狀況有疑慮的,真的建議盡早帶去評估,才能給孩子最適當的幫助.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早安媽咪﹞粉絲專頁早安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