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Qma進國小帶孩子們讀繪本故事,協助品格生命教育課程大約三年多,發現許多孩子對什事都興趣缺缺,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孩子是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物質生活豐富,但精神與靈性生活卻貧乏了…..有以下警訊是值得我們留心的:孩子缺乏創造力、想像力、感覺遲鈍嗎?孩子過胖、注意力不集中或常有憂鬱、憤怒的情緒嗎?孩子只喜歡上網、不愛去戶外走走?這是什麼原因?有學者研究說,當有這樣的症狀時,孩子可能患了「大自然缺失症」! 當我的孩子預備進幼兒園時,才發現現在有許多的孩子整日都生活在室內,吹整天的冷氣,長時間密閉的空間容易造成孩子們生病相互傳染,在無形之中也讓孩子缺乏開闊的視野,讓視力與情緒多有負面的影響.但這也是現代父母的無奈,不是都很幸運的能擁有戶外活動空間的幼兒園.但假日便是我們拯救孩子的時候了! 2005年,美國一位資深記者,也是長期關注並投身自然的作家理查.洛夫(RichardLouv)寫下「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一書轟動了教育界,他提出「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disorder)的兒童發展現象,當孩子在只有電子產品的環境中成長,會出現許多身心問題. 洛夫在書中提到的「大自然缺失症」其實並不是醫學診斷,他是借用這個詞與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討論一種現象,指的是人類因疏遠自然而產生的各種表現,如過胖、感覺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躁鬱傾向、好發生理和心理疾病.他認為這樣的病症在個人、家庭和社區中均可以發現.而且自然缺失甚至會改變都市人的行為及思考模式,長期的研究顯示,缺少公園及露天場所與高犯罪率、抑鬱及其他都市弊病也有相關. 同時,洛夫指出「大自然缺失症」也會導致兒童對於自然界缺乏基本的尊重、不再理解食物的來源、不再認識動植物、不再對家鄉的地理感興趣等等.在學校中,壓力過大和注意力缺乏症也會造成各科學業水平的下降,以及創造力的下降(在自然中玩耍為主動的發現,而玩電子產品或看電視為被動的接受).在大自然中玩耍─獲得更多能量<失去山林的孩子>的作者也提到:多元智能論的「第八智慧―自然觀察智慧」涉及專注力、創造力,是在柏油路或安全地墊上玩耍的孩子較難獲得的.因為在大自然玩耍的孩子,所能獲得的活動零件(loose-parts),如水、樹、花草、泥沙等較多,遊戲時較不易被中斷或成為片段的組合.這也使得在大自然玩耍的孩子會表現出更旺盛的求知慾. 也因為如此我與OQ爸,選擇出遊地點時,比較會選擇放棄過於豪華的行程,選擇親近大自然的行程,這樣的行程包山包海,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動物園、農場、溪邊、海邊、植物園、海生館….都是可以一去再去的好地方.很多部落客對出遊行程有很好的整理,甚至將能親近大自然又無料(免錢)的行程,整理的很詳盡是很好的參考資料喔!不一定要露營才能親近大自然 因為OQ爸不愛露營(原因是要去上廁所很麻煩),所以幾次的露營後,我們選擇住農場或小木屋,希望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出遊,也相信尊重家人們的想法,大家才能都好好放鬆享受假期;而我是較堅持不去主打電動車與過多電子的遊樂設施的場所,身為職業婦女,很簡單的想法是:都不夠時間陪伴孩子了,規劃出遊若能將陪伴、玩、學習等元素結合,又能增進家庭感情的行程,就很完美!親近大自然常保孩子靈性健康聖經創世記提到,上帝創造世界的目的是讓我們更親近祂;作為父母和老師,要鼓勵孩子感受自然,不僅是因為自然的美麗,更是為了孩子們能因此接觸到比他們短暫人生更為永恆、更為長久的事物.意識到天地萬物的存在,就越來越有清晰的醒悟和發現的喜悅,對我們的創造者,產生奇妙敬畏之心!在孩子的心靈中環境保育的意識便由心而發,這是我們帶給孩子與世界美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