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可以不要堅強S一到我的診間,就跟我說「醫生,我不開心…..」,語畢淚水涔涔落下.S之前因為妊娠糖尿病固定到我的診間就診,S是個事事力求完美的女孩,為了讓自己的血糖穩定,他每餐都記錄自己的飲食狀況,並且量測血糖,還製作了完美的血糖日記,我常常開玩笑說要他來當媽媽代表,分享成功對抗妊娠糖尿病的心得.沒想到產後回到診間,卻看不到新生父母的喜悅,而是無法言喻的沮喪.他說她的先生是大家族,寶寶是他們家的第一個孫子,大家都很期待新生兒的誕生,今天婆婆煮了一鍋雞酒,明天是阿姨帶花生豬腳,但S不習慣高油高鹽的飲食,但卻不知道怎麼跟長輩溝通,只好勉強自己吃,照顧孩子也讓他疲倦,新生兒沒有時差,總是哭整夜,白天又要應付各路親戚的拜訪,介紹他各式各樣的教養方式,長期睡眠不足再加上眾人的眼光,讓S漸漸失去往日的自信光彩.總是沒有食慾,也常常沒來由的哭泣,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是個不及格的母親…… 其實,在產後一年內,有10-15%的產婦會出現產後憂鬱的症狀,而憂鬱發生的高峰,在產後第二到第六個月,但大多數的家庭多沈浸在新生兒的喜悅,卻忽略了產婦的心情,很多媽媽也不習慣向他人分擔育兒的疲憊,心酸只能往腹裡吞,久而久之,就可能加重憂鬱症狀.每個母親都是從女孩轉變成人母,在經歷身體跟角色扮演的巨大改變過程中,親愛的媽媽們,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關心深駐在心裡的小女孩呢?在台灣,甚至每五個產婦就有一個認為自己有憂鬱的症狀.我們可以用簡單的問題了解自己的憂鬱指數.過去一個月,是否常被情緒低落、憂鬱或感覺未來沒有希望所困擾?過去一個月,是否常對事務失去興趣或做事沒有愉悅感?如果以上兩個問題只要有一個答案是「是」,就可能有產後憂鬱的風險.找時間跟身旁的好友聊聊吧!也不要吝於跟你的婦產科醫師或家醫科醫師詢問.產後憂鬱症是痊癒的,只要早期介入,透過心理諮詢或藥物治療,多數可以改善.請記得,沒有愉悅的媽媽就不會有健康快樂的孩子,身旁的家人也請多關心辛苦的媽媽們,適時的陪伴,適度的給予產婦自由獨處的空間,都可以幫助產婦走過幽谷.在跟S深聊之後,我了解到他深受的壓力與為難,我很開心自己可以成為他的諮詢對象,也跟他解釋必須正視自己的憂鬱情緒,我預約了下一次的門診時間,也許下一次,我可以看到S重回笑顏,並且讓他了解,他並不孤單. 參考資料:1. HehSS:ValidationoftheChineseversionoftheEdinburghPostnatalDepressionScale:detectingpostnataldepressioninTaiwanesewomen.NursRes2001;5:105-13.呂昀珊醫師現任茂盛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過去在台大醫院從事預防醫學,旅遊醫學,婦幼保健,和老年醫學的工作,也是兩個小男孩的媽媽.希望可以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正確的健康知識,當大家的家庭醫師.